对非官方渠道的二维码(如街头传单、陌生短信链接)保持警惕,优先扫描商家/平台官方渠道公示的二维码,避免扫描来源不明的印刷品或屏幕截图。
拒绝任何以“扫码即返现”“扫码领红包”“扫码抽大奖”为噱头的扫码行为,牢记“无风险高收益”违背经济规律,贪小利易失大财。
扫描前检查二维码是否被篡改(如覆盖涂层、拼接痕迹),避免扫描被恶意替换的动态二维码(如共享单车贴纸被替换)。
支付类扫码前开启手机安全软件实时防护,支付账户设置“次日到账”“大额转账验证”等延迟到账功能,预留风险缓冲期。
扫码后若对方要求开启屏幕共享、远程协助或输入银行卡密码,立即终止操作,此类行为100%为诈骗。
线下扫码支付时,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查询商户是否存在,警惕虚构商户名称的收款码。
将微信/支付宝等支付账户设置为“小额免密支付”,单日支付限额控制在500元以内,降低单次损失风险。
注:若见二维码裹着“免费领”“秒到账”的糖衣袭来,务必收起指尖的轻率。诈骗者惯以蝇头小利为饵,伪造官方外衣,在“扫码即得”的幻象中布下信息窃取的暗桩。莫让“贪快贪便”的冲动冲垮安全防线,扫码前多问一句“来源是否可靠”“权限是否必要”,方能护住钱包与隐私的双重底线。